雷州乌石蜈蚣舞,这一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舞蹈,不仅是一种驱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的民俗活动,更是雷州半岛道家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本文将深入探讨雷州乌石蜈蚣舞的起源、文化内涵及其在道家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一、雷州乌石蜈蚣舞的起源
1. 历史背景
雷州乌石港位于雷州半岛西海岸,成港于明朝洪武年间。在古代,乌石港风灾潮患频仍,民不聊生。据传说,古时乌石港曾遭瘟疫而萧条,时逢中秋,好事者相约为民共驱瘟魔。为表同心,各以船缆系腰相互连成长队,入夜时手执香火进港驱邪。
2. 舞蹈起源
夜色朦胧中,队伍边舞边蛇形前进,队形宛如蜈蚣爬行,神态惟妙惟肖,故称蜈蚣舞。此后,瘟疫消除,港区恢复繁荣,因而该舞也就成了港民消灾祈福的仪式而流传至今。
二、雷州乌石蜈蚣舞的文化内涵
1. 祛邪消灾
乌石蜈蚣舞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驱邪消灾,祈求平安。这种信仰源于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
2. 道家文化
雷州乌石蜈蚣舞与道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家文化强调“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乌石蜈蚣舞中的蛇形舞姿,正是对道家“道”的诠释。
3. 社会凝聚力
乌石蜈蚣舞的表演需要众多参与者,这种集体活动加强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三、雷州乌石蜈蚣舞的传承与发展
1. 传统传承
雷州乌石蜈蚣舞的传承主要依靠家族和社区。长辈将舞蹈技巧和仪式传承给后代,社区组织定期举行舞会,使这一传统得以延续。
2. 当代发展
近年来,雷州乌石蜈蚣舞逐渐走向社会舞台,成为世人喜爱的特色舞蹈。2005年,该舞荣获湛江市首届红土文化节二等奖;2007年,荣获中国雷祖文化节暨雷州国际美食节一等奖、贡献奖。
3. 文化保护
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如设立专项资金、组织专家研究、开展文化教育等。
四、结语
雷州乌石蜈蚣舞作为道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民间艺术,使之成为雷州半岛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