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这座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的名山,自古以来便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闻名于世。从白鹿洞书院的千年文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庐山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将深入探讨庐山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一、白鹿洞书院:千年文脉传承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东南麓,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它始建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白鹿洞书院不仅是古代文化的殿堂,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象征。

1. 历史渊源

白鹿洞书院得名于唐朝大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时,养了一头白鹿随其出入。因这里四山环合,俯视如洞,故有白鹿洞之名。据讲解员左静静介绍,白鹿洞书院始于唐、办国学于五代、定名于北宋、振兴于朱熹之手。

2. 文化传承

白鹿洞书院承载的悠久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值得去传承和创新。海外华文媒体副总杨芳在参观时感慨说道:“白鹿洞书院承载的悠久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值得去传承和创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年非遗说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江西庐山市于2024年10月13日举办了首届“少年非遗说”非遗故事演讲比赛。这一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热爱。

1. 比赛内容

比赛现场,来自庐山市各中小学的参赛选手们身着传统服饰,自信地站在舞台上,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讲述着庐山市的非遗故事。从庐山金星砚的传说到庐山古法榨油的奥秘,再到庐山碑帖的传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仿佛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2. 传承意义

此次“少年非遗说”非遗故事演讲比赛的举办,为庐山市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传承文化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三、《庐山缘·紫烟归》: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

大型原创黄梅戏《庐山缘·紫烟归》于2024年国庆期间在江西九江庐山国际会议中心二期开演。该剧以庐山的人文为基础,通过剧中人物和情节,深刻展现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1. 剧情简介

《庐山缘·紫烟归》讲述的是唐朝才女宗煜千金买壁”,与诗仙李白相识相知相恋,李白因附逆之罪入狱,宗煜千里救夫生死相随,后成全李白独自归隐的爱情故事。

2. 艺术创新

在舞美设计上,该剧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通过现代科技的加持,运用移步换景的艺术手法,多媒体激光投影呈现背景与光影,LED大屏展现国风水墨山水画,将整部剧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四、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庐山博物馆开展系列活动,全方位宣传庐山文化。通过展览、文物知识宣传、旅游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1. 展览活动

线上、线下举办展览,如《庐山石刻》展览展示庐山深厚的石刻文化、《名山名人》展览展示庐山天下悠的文化魅力等。

2. 传承意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通过文物保护利用,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坚定民族自信自强。

五、结语

庐山古韵长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庐山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