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这座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千年古县,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承载着永嘉的历史和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本文将带您揭开永嘉非遗的神秘面纱,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民间瑰宝。

永嘉昆曲:南曲声腔的独特魅力

永嘉昆曲,作为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属于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它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永昆一直盛演不衰。永嘉昆剧团前身为温州巨轮昆剧团,后于1954年正式被政府接受登记,成为永嘉昆剧团。2001年,中国昆曲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5年,永嘉昆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嘉昆曲的代表剧目

永嘉昆曲的代表剧目有《张协状元》、《出猎》等。其中,《张协状元》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团”,先后荣获曹禺戏剧奖、文华新剧目奖、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金家班:一门四非遗,代代有传承

金家班,一家四代传承非遗技艺的家族,其成员分别为金可兴、金魁、金墨吟等。金可兴身兼竹雕、泥塑、绸塑、漆画等四项非遗传承,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金魁则是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也是温州市非遗绸塑、竹雕、漆画和泥塑的第四代传承人。

金家班的非遗展示馆

金家班在温州永嘉三江街道芦田村内建有名为“金墨轩”的非遗展示馆,馆内展示着金家班三代人的作品,包括竹雕、泥塑、漆画、绸塑等。

民间艺术展:展现民间艺人高超技艺

永嘉的民间艺术展“东瓯艺韵”展示了瓯窑、黄杨木雕、竹雕、漆画、绸塑、泥塑等民间艺术精品力作。其中,黎刚平的《楠溪江石桅岩》、陈高阳的《山水永嘉套组》等瓯窑作品,以及叶春定的《大笑哈哈》、夏瑞分的《刘海戏金蟾》等黄杨木雕作品,都展现了永嘉民间艺术的高超技艺。

民间文艺家陈久道:传承民间文化

陈久道,永嘉民间文艺家,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他认为,民间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璀璨明珠,源远流长。陈久道通过自己的作品,描绘出民间文化多姿多彩的艺术画卷,谱写出辉煌灿烂的文明篇章。

非遗助力共同富裕:永嘉首批非遗工坊、第三批非遗传承基地挂牌

为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体系建设,永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为永嘉乌牛早、永嘉木雕等首批7家非遗工坊、第十一批永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第三批传承基地颁发牌匾。这些非遗工坊和传承基地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永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永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不断传承与保护,这些民间瑰宝将继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我们共同期待永嘉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