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涉县,一座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的历史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了许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涉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将介绍几位涉县文化守护者的故事,展现他们在传承乡韵、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

张家庄花灯:千年传承,匠心独运

张家庄花灯作为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唐朝末年开始代代相传,已有千年历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张家庄花灯匠人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赋予了花灯新的生命力。

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张家庄花灯匠人们不断探索创新。他们运用铁丝、木头、碎布等材料,制作出形态各异、精妙绝巧的花灯。如“驴推磨”、“打铁铺”、“划龙舟”等,这些花灯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产业融合

近年来,涉县通过挖掘张家庄跑马花灯的文化内涵,引进花灯制作产业,打造游购娱一体模式。2019年,在张家庄建了花灯厂,将手艺人聚在一起,根据旅游景点、公司庆典、房地产商部门的定制需求,创作大型灯具。这使得张家庄花灯成为涉县一项新的收入来源。

固新高抬:民间绝技,惊险奇美

固新高抬是涉县的一项民间绝技,集惊、险、美、奇于一体。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固新高抬与张家庄跑马灯、河南店烟火并称为涉县三绝。

综合艺术

固新高抬是一种集铁工、木工、纸扎、绘画和戏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分为低桩、二桩、顶桩三大部分,高台造型独特,形式优美,被称为“天外飞仙”。

演出技巧

固新高抬演出时,小演员们身悬高空,有的站在细细的树枝上,有的站在拐棍顶端,令人惊叹艺人的鬼斧神工。

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乡愁守护者嬴勇文

嬴勇文,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执行馆长,致力于挖掘、传承侗族文化。

搭建平台

嬴勇文馆长通过博物馆搭建平台,聘请专业老师到堂安开展侗歌侗戏和侗绣培训。其中,杨秋莲于2018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黎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县级传承人。

传承与发展

嬴勇文馆长积极对接、聘请专业老师到堂安开展侗歌侗戏和侗绣培训。其中,侗绣培训人数达100人,带动堂安村大部分留守妇女就业、创业。

结语

涉县文化守护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传承乡韵、保护文化遗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守护涉县文化,传承乡韵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