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文化的源远流长

河湟文化,发源于青海东部三河间地区,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一起,构成黄河文化的重要分支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内涵具有地域文化独特性、历史文化厚重性、民族文化融合性、民间文化多元性、生态文化立体性。

河湟地区泛指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间的广阔地域,史称三河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从秦汉以来,在古羌戎文化的历史演进中,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于其间,以中原文明为主干,不断吸收融合游牧文明、西域文明形成了包容并举、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

河湟文化博物馆:河湟文明的见证

河湟文化博物馆共有藏品10019件,种类繁多,包括石器、陶器、骨器、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木器、丝织品、民间刺绣品、皮影等。其中,卡约文化双马铜钺、卡约文化陶鬲、汉代错金云蕾纹盆、汉代七星铜带钩、汉代画像砖、北朝胡僧骑马俑、清代珐琅铜盘等均为珍贵文物。

博物馆的展陈分为序厅和四大展厅,分别展示了河湟文明的起源、交融、家园和梦想。序厅通过立体沙盘和分镜式演绎河湟地质变迁、地域范围和文化生态演进,中央垂幕示意黄河四大文化,明确这里是黄河源头文化,标识河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

河湟工匠:传承千年技艺的守护者

河湟皮影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县土门关乡红岭村的皮影历史悠久,皮影制作工艺已有200年的历史。王义元,年近60的皮影艺人,出身于皮影世家,祖孙三代在当地可都是大名鼎鼎的皮影艺人。

王义元从小就跟着祖父王有财学习皮影制作,上世纪80年代跟随父亲王进贤系统学习河湟皮影的制作技艺及演唱技巧,并成为一名出色的皮影艺人。他深知雕刻影人是一个融入情感的过程,每一刀刻下去,都仿佛在为影人注入灵气。

河湟民间信仰文化:多元一体的精神家园

河湟流域是青藏高原文明起源很早的一个地区。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是安多地区藏文化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的生成、传承及变迁,与其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以及民族传统生产方式等文化生成、发展的客观基础密切相关。

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生成、发展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中原汉族文化、北方蒙古草原文化相对接的特殊生态地带和自身半农半牧的特殊经济生活形态的土壤,且长期植根于多民族、多宗教相互影响的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之中,因而特点更为鲜明、独特。

结语

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传承河湟文化,不仅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让我们共同关注河湟文化传承人,守护这份千年文明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