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合肥,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本文将深入揭秘合肥非遗,探寻那些默默无闻的传承人背后的匠心独运。
合肥非遗的概况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民间美术、传统技艺、民俗、戏曲等多个领域。其中,巢湖树雕画、庐阳花布、木版年画等都是合肥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
巢湖树雕画:匠心独运的艺术传承
巢湖树雕画,起源于清朝,以树皮、树心、树根为原材料,经过去腐、笼蒸、烘焙、定型、修饰、雕刻、粘接、上色、补景、题款、修色、装框等十余道工序制成。成品融绘画、书画、雕刻于一炉,具有浮雕的韵味、国画的灵气、超油画的立体感。
尹元红,巢湖树雕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凭借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精习匠艺,为这项非遗的传承创新、发扬光大注入了匠人的灵魂。她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会上多次获奖,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巢湖树雕画。
木版年画: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童寿记木版年画始于1910年,是安徽地区现存历史年画资料最丰富、保留历史遗存较完整的文化遗产。作为童寿记木版年画的第四代传承人,童敏在创作上传承了徽州年画的艺术风貌,加入现代审美,呈现出色调淡雅明快,富有浓厚文化意味和乡土年味的年画作品。
童敏在内容上,将吉祥画、生肖画、孝文化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同时在形式上,将木版年画进行改良,缩小画幅,设计现代框艺,使其更适用于现代生活。
非遗传承人的担当
在合肥,像尹元红、童敏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他们默默无闻,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着匠心独运的技艺。
结语
合肥的非遗,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