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池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遗产中,传承人们用自己的匠心独运,将传统技艺传承发扬,成为了池州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本文将带您走进池州非遗传承人的世界,揭秘他们的匠心独运。

一、徐建武:从漆过敏者到漆艺大师

徐建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生漆夹纻技艺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匠心独运的力量。

徐建武从小对艺术充满热爱,17岁那年师从中国著名雕塑家陈鹤亭老师,开始了长达5年的求学之路。然而,学艺之初,他就面临着巨大挑战:身体对生漆过敏。为了继续学习,他忍受着痛苦,坚持服用抗过敏药物,甚至用冷水洗脸浇头。经过多年努力,他最终成为了漆艺大师。

徐建武的漆艺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赞誉。他不仅传承了青阳生漆夹纻技艺,还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技艺。

二、唐茂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傩戏的守护者

唐茂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池州傩戏的守护者。他致力于傩戏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唐茂华从小对傩戏充满热爱,他依据父亲遗存的傩戏残本和某些老辈人的回忆,整理了傩事活动的仪轨、程式、戏文、唱腔、动作以及伴奏锣鼓等。他召集老艺人,组成山湖村傩戏会,从1988年开始恢复傩仪、傩舞、傩戏等活动。

唐茂华在恢复傩戏技艺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传承,还不断创新,将傩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使傩戏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他的努力,让池州傩戏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三、池州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

从徐建武、唐茂华等池州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匠心独运的几个特点:

  1. 热爱与坚持:传承人们对自己的技艺充满热爱,他们愿意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坚持传承和发展。

  2. 传承与创新: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传承人们注重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非遗项目更具活力。

  3. 责任与担当:传承人们肩负着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池州乃至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贡献。

结语

匠心独运的池州非遗传承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池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同时也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承和发扬池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