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被誉为“文昌之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昌邑市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千年古韵焕发出新的光彩。本文将揭秘这些活动背后的故事,展现昌邑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一、昌邑文化传承的背景
昌邑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丝绸文化、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等。这些文化瑰宝见证了昌邑人民的历史变迁,是昌邑精神的生动体现。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文化传承活动的主要举措
1. 守护文化火种,打造保护体系
昌邑市成立了文物保护委员会,创新建立了联席会议、文博专家联系镇街区等制度机制,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文化遗产保护责任体系。通过专题研究制定红色文化名城建设实施意见,编制古盐业遗址等保护性规划,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2. 馆藏文物体系建设
昌邑市博物馆不断加强文物体系建设,通过大力开展乡邦文物征集,推动区域考古发掘,落实有关文物修复项目,使馆藏文物藏品增加至9万余件。同时,分类完成昌邑碑刻、昌邑老照片、昌邑乡邦文献等特色专藏,为展陈、研究夯实了坚实基础。
3. 文旅融合,谱写魅力新篇
昌邑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美食文化,打造“中国丝绸文化之乡”、“华侨之乡”等品牌,为中国文旅融合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昌邑北部盐田,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碱蓬草景观;在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可以了解昌邑悠久的丝绸文化。
4. 春节文化活动,营造浓厚年味
春节期间,昌邑市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线上视频展播”等活动,让市民欢欢喜喜过大年。同时,通过文创赋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5. 非遗研学活动,传承文化薪火
昌邑市举办非遗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非遗场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通过亲身参与,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三、活动背后的故事
1. 丝绸文化传承
昌邑丝绸历史悠久,曾是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性产品。在传承过程中,昌邑市不断创新,研发生产出手绘丝巾、长巾、披肩等产品,实现传统技艺的产业化、市场化。
2. 红色文化传承
昌邑市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记录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昌邑市组织了“大学生走进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等活动,传承红色文化。
3. 非遗传承与发展
昌邑市省级非遗项目达到8个,潍坊市级非遗项目28个。通过举办非遗研学活动、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学校等方式,昌邑市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四、结语
昌邑市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千年古韵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些活动背后,是昌邑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信念。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昌邑文化将继续焕发新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