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漳州古街,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承载着唐宋以来历朝文化精髓,是闽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街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见证了漳州古城的繁荣与变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本文将从漳州古街的文化特质、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千年文化脉络。
一、漳州古街的文化特质
1. 开放与包容
漳州古街在历史发展中所坚持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是其卓尔不凡的文化特质。古街包容了风格迥异的建筑群,融合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保存了濒临灭亡的民间传统技艺,容纳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却成功避开了宗教敏感性,使多元信仰的人们更加团结。
2. 朱熹理学文化的影响
朱熹理学文化对漳州古街的包容与和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思想观念在漳州古街的建筑、生活习俗等方面得到了体现。
二、漳州古街的历史沿革
1. 古代海丝之路的推动
古代海丝之路的推动,使得漳州古街的开放与交流得以加强。月港作为古代海丝之路的重要港口,促进了漳州古街与外界的交流,使其成为闽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2. 漳州古城的变迁
自公元686年,漳州正式建州置郡,至2015年漳州市芗城区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漳州古城经历了1300多年的变迁。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漳州古街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三、漳州古街的传承与发展
1. 有机保护与盘活古街
近年来,漳州市芗城区摒弃拆旧建新、拆真建假的旧城改造模式,遵循修旧如旧、保护历史传统的完整性的原则,更加注重本土文化的延续。通过对漳州古街进行有机保护,使其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2.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州古街内保存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八宝印泥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漳州古街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3. 打造城市新名片
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特色文化打造城市新名片,让文脉传承融入市民生活。漳州古城已成为展示闽南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结语
漳州古街作为千年古城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挖掘漳州古街的文化价值,传承活色生香的传统,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