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织金县,位于贵州省西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旅游大县。这里居住着苗族、彝族、布依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为织金增添了古老文明的色彩。本文将深入探讨织金县的民族瑰宝,解码其传承与创新之旅。

一、织金苗族蜡染:指尖上的芭蕾

1. 蜡染的历史与价值

蜡染,是黔地山川河流的宏大叙事,其纹样本身就是符号,非遗传承人在传统符号之上,赋予蜡染新的内涵和意义,使其释放出历史的力量感和文化的独特性。织金苗族蜡染,被誉为“指尖上的芭蕾”,在2021年12月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蜡染的制作工艺

织金苗族蜡染的制作工艺独特,包括自织土布、铜刀作笔、风蜡为墨、蓝靛着色、高温去蜡、晒干定型等步骤。每一项手艺都展现了人类最淳朴的智慧,每一种材料都来自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

3. 蜡染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市场意识的加强,织金蜡染开始与现代时尚相融合,推出具有苗绣风格的腰封、礼帽、盘绣双肩包等创新产品。这不仅让传统蜡染刺绣更受消费者喜欢,也拥抱了更大的市场。

二、织金民族风情展演活动

1. 活动背景

为切实做好织金历史文化的传承利用,鼓励民间演艺团队开展演艺活动,织金县举办了以周末和节假日为主的民族风情展演活动。

2.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包括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展示,舞蹈、音乐及织金文琴戏等传统戏曲精彩演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三、织金红艳村:传承民族文化,展现特色魅力

1. 红艳村概况

织金县红艳村地处织金县茶店乡东北部,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少数民族达98.6%以上。

2. 文化传承活动

红艳村通过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强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组织村民开展文艺活动,让村民在文化、精神上感受到快乐、富足和归属感。

3. 乡村振兴战略

红艳村立足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发展经果林300亩,以文化特色拉动文化旅游,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四、织金税务:税惠助“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1. 蔡群苗族蜡染刺绣有限公司

蔡群苗族蜡染刺绣有限公司的销售额从2021年的13.69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85.45万元,带动600多位姐妹返乡创业就业。

2. 税惠政策助力

12.33万元的实打实税惠红包,为蔡群苗族蜡染刺绣有限公司提供了发展底气。

3. 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织金县立足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化创意活化苗绣工艺技术,通过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带动绣娘就近就地就业,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结语

织金县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织金县不断探索,让这些瑰宝焕发出新的活力。未来,织金县将继续努力,让这些民族瑰宝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