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这座被誉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城市,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文化风采。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邹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背后的故事与风采。

一、传承人的诞生

邹城平派鼓吹乐作为鲁西南各派鼓吹乐中风格最独特的一派,2009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铜杆唢呐,作为平派鼓吹乐的主要乐器,其声音亮丽清脆,具有超乎寻常的穿透力。丁庆华,邹城市大束镇匡庄村唢呐世家出身,自幼随父学艺,技艺精湛,在业内有较大影响。1995年、1996年连续两次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七届龙潭杯”全国优秀民间花鼓大赛中,获唢呐表演奖。2009年入选山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二、传承之路

丁庆华的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幼学习唢呐,他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刻苦练习。在业内,他被誉为“唢呐王子”,但他深知,传承非遗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责任。

2009年,丁庆华带领平派鼓吹乐斩获群星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贡献。2014年2月,在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中荣获优秀演奏奖。他曾多次赴国内外代表山东省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平派鼓吹乐。

三、传承成果

截至目前,邹城拥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5名,济宁市级传承人19人。这些传承人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邹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平派鼓吹乐

平派鼓吹乐作为邹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其传承成果显著。丁庆华等传承人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平派鼓吹乐。如今,平派鼓吹乐已经成为邹城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2. 铜杆唢呐

铜杆唢呐作为平派鼓吹乐的主要乐器,其传承工作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丁庆华等传承人致力于研究铜杆唢呐的制作工艺,让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四、传承展望

面对未来,邹城文化传承人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邹城的文化,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去。

总之,邹城文化传承人名单背后的故事与风采,充分展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传承人将继续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