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彝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张立书,一位来自云南省富源县的彝族民间艺人,以其对彝族文化的热爱和执着,成为了传承彝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本文将讲述张立书的传奇故事,展现彝族文化的传承之光。

一、张立书的成长背景

张立书,1959年出生于云南省富源县墨红镇马冲村。从小生长在彝族山寨的张立书,深受彝族文化的熏陶。墨红镇地处滇黔交界,是大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所在地,红军长征两次过富源,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张立书浓浓的乡土情怀。

二、彝族民歌的传承者

张立书从小就热爱民歌,每次村里的对歌会他都会积极参加。在墨红,青年小伙追求女孩都要对唱山歌。每逢农历十六、十八、二十六、二十八都会举行盛大的对歌会。只有对山歌对赢了,小伙才能牵阿妹的手。这种独特的婚恋习俗使得山歌在彝族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6岁那年,张立书拜村里的民歌高人赵得才为师,学习了很多传统民歌。如《四季杨调》《爬山调》《抢亲调》等,而他最爱唱也是最拿手的要数《抢亲调》。在墨红,时至今日依然保留着很多传统的文化习俗,其中婚嫁习俗最为典型。在举办婚礼时,新婚夫妇都要身着华丽的彝族婚服,举行传统的结婚仪式。张立书投身并热衷于民族婚俗的服饰文化,经常会在镇里的各个彝族小村走访,寻找各式各样的彝族婚服。

三、山村歌舞团的创办

2004年,张立书在山寨创办了富源墨红镇马冲歌舞团。他带领歌舞团的演员们挖掘彝族民间艺术,把彝族群众劳动生活的真实场景经排练、深化后搬上舞台,走村串寨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张立书深知,彝族文化需要传承与发展。在歌舞团的演出中,他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彝族民歌、山歌,还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使得彝族文化更具活力。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彝族文化的学术研究,为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张立书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彝族文化传承者。他的传奇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彝族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关注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