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这座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古城,拥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和解读。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营山,探寻这座古城的文化传承密码。
一、千年进士文化
营山被誉为“进士之乡”,从宋至清,共考取进士57名,举人200余名、贡生360名,在川东北地区位居前列。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以回龙塔为核心,北门河为纽带,和白塔公园、新时代广场等相融相生,展现了历史悠久的进士文化。
1. 回龙塔
回龙塔是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修缮,现存塔身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重建。塔身八角七级,高约30米,造型古朴典雅,气势雄伟。
2. 进士文化主题景观
景区内设有进士文化主题景观,包括进士廊、进士牌坊、进士文化广场等,展示了营山进士的辉煌历史和丰富文化。
二、耕读文化
营山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墨宝。云凤书院、于式枚故居等都是耕读文化的代表。
1. 云凤书院
云凤书院始建于南宋,是营山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学校。书院内设有讲堂、宿舍、图书室等设施,是当时营山文化教育的中心。
2. 于式枚故居
于式枚故居位于营山县城东部,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于式枚的故居。故居保存完好,是研究于式枚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的重要场所。
三、红色文化
营山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分校赤心育赤子”社会实践队和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准警官翼行团在驻地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奋斗精神”祭奠先烈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营山历史文化的理解学习。
1. 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位于营山县城北部,是为纪念在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立的。陵园内设有纪念碑、烈士墓等,是人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
2. 档案馆
营山县档案馆是收集、保存和利用营山县历史档案资料的中心,是研究营山历史文化的宝库。档案馆内设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点,是人们了解营山历史的重要窗口。
四、结语
营山这座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挖掘和传承营山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