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精髓。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举办活动,让小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传统艺术。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更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近期,各地小学校纷纷举办了文化传承作品展示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充满活力和创意的作品吧。

一、剪纸艺术:指尖上的传承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在小学文化传承作品展示中,剪纸作品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1 传统与创新结合

无极县教育局第二届中小学校园剪纸艺术作品展中,学生们用传统的剪刻方式进行创作,作品刀功细腻,线条流畅,体现了非遗技艺的传承。里城道小学的学生则在剪纸作品的基础上添加国画手绘,使剪纸更加绚丽多彩。张段固小学的学生采用了转印的方法将剪纸图案表现出来,别有风味。北苏镇第三联合小学的学生用拓印的方式做出了镂空感,周边柔和的色彩给画面增添了别样效果。角头小学的学生给剪纸进行了分层分色叠加,做出了具有立体效果的套色剪纸。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剪纸技艺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学生们对传统艺术的创新理解。

1.2 校园文化主题

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的百米剪纸长卷,是由74所学校的师生共同创作而成。这幅作品不仅是老师对学校的深情告白,也是孩子们对校园的无比热爱,更是无极教育飞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1.3 展台条幅设计

展台条幅是张段固学区丁心红老师与无极二中丁倩老师共同设计制作的,以十二生肖为背景元素。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代表时间的交替,寓意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源远流长。

二、国画与书法:笔墨间的韵味

国画和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小学生文化传承作品展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1 国画创作

唐县军城镇组织小学生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书画艺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书法爱好者和爱心协会志愿者首先给孩子们展示书画作品,介绍毛笔、宣纸等基本作画工具,讲解如何执笔,如何利用水和墨勾画等基本知识,并现场示范了基本运笔方法。孩子们在书法爱好者的悉心指导下,纷纷拿起纸笔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零距离感受书画魅力。国画启蒙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们对国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培养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2 书法展示

清泉镇余堰小学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端庄秀气的书法作品,彰显汉字的古朴,传承优良传统文化。书法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书法技艺,更体现了他们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三、手工作坊:体验传统技艺

手工作坊是小学生体验传统技艺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1 古铜印象手工作坊

屯头小学古铜印象手工作坊中,孩子们兴致盎然,积极参与,认真聆听老师讲解青铜器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孩子们创意使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经过揉、捏、搓、按、剪、上色、定型等步骤,加工创作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通过此次手工制作活动,给学生们搭建了展示创意作品的新舞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不仅培养了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更激发了对青铜器手工制作的兴趣,同时也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3.2 刻瓷艺术坊

东新小学刻瓷艺术坊参加了2023年沈阳市中小学生艺术作品展。刻瓷技艺是一门融入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主要特征是用特制的刀具,以刀代笔、以瓷为纸在烧制好的瓷器上雕刻。依靠深厚的书画功底、娴熟的刀法技巧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从而达到“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艺术效果。东新小学刻瓷艺术坊作为沈阳市富有代表性的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之一,参加了此次艺术作品展动态展示,指导教师带着参加动态展示的八位同学,生动细致地展示了刻瓷技艺的魅力。

四、结语

通过这些文化传承作品展示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艺术在小学校园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充满创意和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