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象山县,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南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片土地孕育了众多文化瑰宝,见证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风华。本文将深入探讨象山县的文化瑰宝,探寻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独特魅力。

一、象山东关帝庙: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东关帝庙,位于宁波象山县城东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也是象山县的重要文化遗产。始建于明朝,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然屹立不倒。庙宇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雕刻精细,处处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大殿内的关帝塑像栩栩如生,神态庄重,让人敬畏三分。东关帝庙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象山县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

二、象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焕新,薪火相传

象山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象山竹根雕、唱新闻、象山渔民号子、海盐晒制技艺等。其中,象山竹根雕更是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象山竹根雕在继承民间竹根雕刻工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艺术精髓,在造型艺术上突破传统的用料规范,主要技法有圆雕、镂空雕、写意雕、组合雕等。

三、象山古村落:千年古韵,传承耕读之风

象山境内拥有众多古村落,如儒雅洋村、西周镇等。这些古村落青砖黛瓦、大屋深巷、雕花重檐,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故事。儒雅洋村,位于象山县西周镇境内,地处蒙顶山脚下,是宁波市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村内的弘儒路、赖源昌商号等,都见证了村子的繁荣与衰落。

四、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活态传承,文化网红打卡地

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于2020年6月16日正式开馆。馆内汇集了象山县161个非遗项目,采用传统手法与现代展示手段相结合,情境式的展陈,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馆内还有6个非遗传承人和1个非遗团队常年驻馆,打造有生气的活态式展馆。

五、象山乡村博物馆:传承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象山县在梳理全县故居、古建和乡村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全面整合资源,建成一批涵盖乡风村史馆、名人故居、红色革命纪念馆、传统文化及农耕文化展示馆在内的乡村博物馆。这些乡村博物馆不仅是传承乡村文化的载体,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平台。

结语

象山县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瑰宝,让它们焕发新的生机,传承千年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