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霞浦,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闽东地区的重要文化传承基地,霞浦不仅承载着千年古县的记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将深入探讨霞浦文化传承基地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以及其在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霞浦文化传承基地的历史渊源

霞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霞浦最早的县名温麻,于晋太康三年(282年)设立,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霞浦曾是闽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温麻古县记忆馆

温麻古县记忆馆位于霞浦县松山街道,占地面积22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该馆以温麻船屯、温麻古县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文物和重要历史事件为展示内容,通过场景、实物展示,从序厅、洪山高耸、船屯开辟、温麻立县、文脉赓续等五个方面陈列史迹文物,诉说闽东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温麻故事。

2. 霞浦县博物馆

霞浦县博物馆以海洋文化为主轴,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展示了霞浦各个时代的发展脉络。馆内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如屏风山贝丘遗址文物、畲族婚俗陈设、戚继光抗倭场景模拟展示等,为研究闽东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二、霞浦文化传承基地的文化特色

霞浦文化传承基地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弹唱艺术

霞浦吹班所吹奏的古曲牌都是伬、工、合”,没有正式曲谱。民间吹班应用的乐器主要有大小唢呐、大小手锣、鼓、大小钹、二胡、笛子、横萧等。十番伬是霞浦颇负盛名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至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

2. 楹联文化

霞浦是中国楹联最早发祥地之一。唐代咸通、乾符年间,就有陈蓬题于后岐居所的二副联,是我国有据可查的最早期的楹联之一。霞浦县楹联学会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对传统楹联文化的传承、发掘与宣传。

3. 非遗信俗

妈祖信仰在霞浦历史悠久,妈祖信俗独具特色。霞浦县妈祖信俗于2017年1月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阿婆走水、四海龙王朝圣母等民俗活动,展现了霞浦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霞浦文化传承基地的作用

霞浦文化传承基地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传承历史文化

霞浦文化传承基地通过展示历史文物、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霞浦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 弘扬民族精神

霞浦文化传承基地以妈祖文化、楹联文化等为代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 促进文化交流

霞浦文化传承基地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霞浦、体验闽东文化的平台,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合作。

结语

霞浦文化传承基地是闽东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承载着千年古县的记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霞浦文化传承基地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