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许多传统活动已经传承了数百年,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本文将带您走进霞浦,揭秘这些古老传承的民俗,探寻民间艺术的魅力。

一、三月节:“赛轿”习俗

三月节是霞浦厚首村最热闹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村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赛轿”习俗。

1. 活动起源

“赛轿”起源于明朝,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薛瑄而兴起的。村民们抬着薛瑄的轿子,在村庄的大街小巷巡游,以此表达对英雄的敬仰。

2. 活动流程

活动当天,村民分为两派,一派负责抬轿,另一派则试图阻拦轿子。双方在村口展开激烈的对抗,场面异常热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较量,抬轿方最终获胜,轿子巡游至每家每户,村民们纷纷摆放祭品,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二、霞浦非遗:锔瓷技艺

锔瓷技艺是霞浦的一项古老民间手艺,被誉为“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项技艺源于中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 锔瓷工艺

锔瓷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打碎的瓷器清洗干净;其次,根据破损情况设计锔钉的位置;然后,用特制的锔钉将瓷器固定;最后,对瓷器进行打磨和抛光。

2. 锔瓷传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锔瓷技艺逐渐衰落。然而,在霞浦,仍有少数传承人致力于这项技艺的传承。舒财杰便是其中之一,他的锔瓷技艺已被纳入霞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霞浦民俗摄影

霞浦的民俗摄影题材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霞浦妈祖走水、白颈长尾雉、白鹇等。

1. 霞浦妈祖走水

霞浦妈祖走水是一项纪念妈祖海上救父、救兄和保护遇险渔船民的民俗活动。在霞浦,这项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白颈长尾雉、白鹇

白颈长尾雉和白鹇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霞浦,摄影爱好者可以捕捉到这些珍稀动物的身影。

四、结语

霞浦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这些古老传承的民俗和民间艺术,不仅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也成为了霞浦独特的文化符号。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霞浦的民俗文化,共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