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不仅是丝绸之路的明珠,更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戏曲剧种——新疆曲子,它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情感,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疆曲子的起源与传承
新疆曲子,也被称为新疆小曲子,起源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随着移民流入新疆,并与当地各民族的音乐艺术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曲子。呼图壁县作为新疆曲子的重要传承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
新疆曲子的传承人,如杨培才老人,是新疆曲子戏的第四代传承人。他用自己的二胡演奏,传承着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杨培才老人说:“要了解新疆曲子戏,还得从我们先人说起。”这句话道出了新疆曲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传承的重要性。
二、新疆曲子的艺术特色
新疆曲子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音乐风格
新疆曲子的音乐风格融合了多种民族音乐元素,既有秦腔和陕西、甘肃一带民歌的味道,又与新疆的花儿相似。其韵腔非常和摺,两句或四句一个韵脚,极具地方特色。
2. 表演形式
新疆曲子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古装戏,也有现代戏。场景借鉴了西北地区的秧歌和二人台的表演形式,很多时候只需要两名演员,剧情短小精致。
3. 语言结构
新疆曲子的语言结构追求通俗、诙谐,基本上谁来了都能听得懂,都能笑得开,都能跟着入戏。这种易于理解的语言结构,使得新疆曲子更贴近民众,更易于传承。
三、新疆曲子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新疆曲子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过网络达人的影响力,新疆曲子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传播。例如,福建援疆宁德分指挥部、呼图壁县委网信办联合呼图壁县互联网协会、呼图壁县摄影家协会开展的“一曲共融·文化同心·达人同行”网络达人采风活动,就通过网络达人的镜头,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此外,新疆还在一些有传统的地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如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传承中心,为新疆曲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结语
新疆曲子作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情感。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展新疆曲子,让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