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护传统的同时,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揭秘十大乡村文化传承典型案例,旨在探讨如何留住乡愁,见证乡村变迁。
一、梅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梅州市通过保护利用传统村落,让古建筑焕发新生。如侨乡村南华又庐、长教村继善楼等,这些古建筑犹如一颗颗明珠,述说着客家儿女的乡愁。梅州市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让传统村落变美、变旺、变火。
1.1 案例概述
- 时间:2012年起
- 地点:梅州市
- 措施: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推进78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 成效:梅县区、大埔县分别于2022年、2023年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县
1.2 经验总结
- 坚持保护为先,确保古建筑的原貌得到保护
- 以利用为基,将古建筑转化为旅游、文化等产业
- 传承为本,将客家文化融入村落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全椒县“乡村著名行动”
全椒县通过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让地名成为乡愁的载体。黄栗树村等村落的路名,承载着乡愁,成为乡村新名片。
2.1 案例概述
- 时间:去年以来
- 地点:全椒县
- 措施:推进全省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建设,挖掘地名文化、地域文化和地名故事
- 成效: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著名行动典型案例
2.2 经验总结
- 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赋予地名丰富内涵
- 将地名与乡村发展相结合,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等事业发展
- 强化地名保护意识,传承地名文化
三、徐州市村庄规划编制
徐州市1344个行政村开展规划编制,高水平规划点亮乡村未来。马元村等村落根据规划,打造乡村振兴融合示范。
3.1 案例概述
- 时间:2023年度
- 地点:徐州市
- 措施:实现按需编制、应编尽编,形成乡村地区规划管理依据全覆盖
- 成效:3个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优秀国土空间规划奖
3.2 经验总结
- 高水平编制规划,避免千村一面
- 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 强化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目标达成
四、浦北县“乡愁树”选认工作
浦北县通过“乡愁树”选认工作,推动乡愁树成为留住回忆、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
4.1 案例概述
- 时间:2024年
- 地点:浦北县
- 措施:制定《浦北县建设乡愁树选认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多部门联动合力推进选认工作
- 成效:有效推动乡愁树成为留住回忆、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
4.2 经验总结
- 深入挖掘乡愁树文化,赋予乡愁树丰富内涵
- 加强乡愁树保护,传承乡愁文化
- 发挥乡愁树的经济效益,带动乡村发展
结语
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通过以上十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保护传统、传承乡愁的同时,还可以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让我们共同努力,留住乡愁,见证乡村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