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非遗传承新篇章:揭秘区级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薛城区作为枣庄市的一个区,近年来在非遗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揭秘薛城区几位区级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展现他们在非遗传承道路上的坚守与创新。
一、薛城区非遗传承概况
薛城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技艺、民俗等多个类别。近年来,薛城区高度重视非遗传承工作,通过政策扶持、人才培养、项目申报等方式,推动非遗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区级非遗传承人:陈金榜
1. 人物简介
陈金榜,男,1965年出生于薛城区,西河大鼓(田派)非遗传承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西河大鼓,经过多年努力,成为西河大鼓(田派)的佼佼者。
2. 传承历程
陈金榜自幼热爱西河大鼓,16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他刻苦钻研,技艺日臻完善。1990年,陈金榜在潞城镇大营村成立金榜艺术团,致力于西河大鼓的传承与发展。多年来,金榜艺术团参加各类演出200余场,为传承西河大鼓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创新与发展
陈金榜在传承西河大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他将身边移风易俗的所见所闻融入作品中,创作了多个原创作品。这些作品既保留了西河大鼓的传统韵味,又贴近时代,深受观众喜爱。
三、区级非遗传承人:许贵强
1. 人物简介
许贵强,男,1968年出生于薛城区,许氏条编非遗传承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条编技艺,成为许氏条编的第三代传人。
2. 传承历程
许贵强自幼对条编技艺产生浓厚兴趣,跟随父亲学习。经过多年努力,他掌握了许氏条编的全部技艺。2013年,许贵强在邹坞镇成立许氏条编工坊,致力于条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3. 创新与发展
许贵强在传承许氏条编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他将传统条编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条编工艺品。这些作品既展示了传统技艺的魅力,又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四、结语
薛城区非遗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离不开区级非遗传承人的辛勤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传承非遗,弘扬文化”的使命,为薛城区非遗传承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薛城区的非遗文化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