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这个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的地方,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然而,在这片自然风光的背后,还隐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武隆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带您走进武隆,揭秘这些即将失传的民间瑰宝。
一、后坪山歌: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坪山歌是武隆区天池苗寨村民祖辈口耳相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十二月》、《采茶歌》、《插秧歌》、《薅草歌》、《太阳出来哕儿哕》等歌曲最为人耳熟能详。这些山歌音韵浑厚古朴,声调质地硬朗,歌词大胆泼辣,仿佛一幅幅动人的生活场景在歌声中再现。
为了保护和传承后坪山歌,非遗传承人多年来不懈努力,如今天池苗寨人人均能唱山歌,并将其融入民族氛围营造、篝火晚会中,不断丰富其内涵。
二、后坪木器制作工艺: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
后坪木器制作工艺主要分布在武隆区后坪乡高坪、文凤、白鹤等村。据传说,后坪木器从汉代开始出现,唐代以后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民间的木器制作更大量推广普及。
后坪乡山高谷深,岭大坡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此地的苗族、土家族群众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为了满足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人们开始学习和借鉴相邻地区民间的木工技艺,逐渐自创了一系列木器加工制品。
木器的原材料多为白杨树、椿树、油桐树和泡桐树等当地树木,乡土木工根据使用人要求,主要经过“车功”和“挖功”两大制作过程,手工制作而成。木器的种类分生产、生活、祭祀、工艺等四大类,其中以生活类居多。
三、武隆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千年传承的美酒佳酿
武隆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包含武隆洞藏酒传统酿造技艺和赵家花酒传统酿造技艺。
武隆洞藏酒传统酿造技艺是武隆区长坝镇东山洞湾黄姓族人传承下来的黄家上百年的酿造、洞藏高粱酒的古老工艺。为了躲避土匪侵扰,黄家除备足日常买卖所需外,把余剩的烧酒都藏到了临近的洞湾岩阡,最后发现进洞藏过的酒,味道醇香厚重,更受人欢迎。
赵家花酒传统酿造技艺是苗人世世代代留传下来适合一年四季饮用的民族工艺酒饮品,采用传统的纯手工、无添加、纯粮食酿制的精酒,也是苗家人专门接待客人所用的酒。
四、碗碗羊肉:历史悠久的地方特色美食
碗碗羊肉是武隆一道享誉巴渝的风味珍馐,历史悠久,起源于汉唐古道上的火炉铺。取材于高山绿原沃野中生长的板角山羊,加工制作工序极其精细,产品色、香、味、形俱美。
碗碗羊肉的烹饪技艺独特,经过多年传承,已成为武隆美食的闪光名片。
五、结语
武隆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珍惜这些即将失传的民间瑰宝,努力传承和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根脉更加绵长,让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加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