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传承不再仅仅是古老传统的延续,而是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呈现出新的风尚和活力。以下是一些近期让人眼前一亮的传承事例,展示了文化传承的创新与活力。
一、短视频与直播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
近年来,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成为了文化传承的新阵地。博物馆通过这些平台,将深奥的文物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
1. 抖音电商文创年货节
抖音电商携手超50家博物馆推出的文创年货节,通过视频和直播带用户云游博物馆,分享文博知识、推介精美的文创产品。这种创新形式不仅丰富了电商内容生态,也让博物馆有了更多出圈的机会。
2. 云端博物馆兴起
越来越多的中小博物馆也开始尝试云端博物馆的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展示馆藏文物,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二、文创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文创产品的兴起,让博物馆找到了更多与公众的连接点。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
1. 国家博物馆推出的精美文创
国家博物馆推出的40余款传统中国味儿精美文创,如“把博物馆带回家”系列,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2. 年画艺术的创新
新年画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新时代乡村的田园风光,向新农人、农创客的辛勤付出致敬,同时定格了村民安居乐业、欢歌笑语的美好瞬间。
三、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与传承
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事例:
1.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
景德镇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一代代匠人倾情以赴,推动陶瓷产业不断淬火升级。如孙公窑第四代传人孙立新,一手青花祖传绝技,全镇闻名。
2. 非遗拓印体验活动
青岛市崂山区青大麦岛社区举办的非遗拓印体验活动,让青少年亲手操作传统印刷工具,体验红包及福字的拓印过程,深刻感受到了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四、文化“两创”的融合发展
文化“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向。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两创”事例:
1. 《长画短说·鹊桥画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推出的系列国风创意微短剧《长画短说·鹊桥画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让观众欣赏到传统国风与现代表达的创意结合。
2. 社区服务新模式
金家岭街道秉承创新理念,不断探索社区服务的新模式与新路径,推进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总之,近期文化传承的新风尚让人眼前一亮,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活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文化传承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