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文化传承如同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在这条河流中,有许多传承人的身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本文将精选我市几位优秀的传承人故事,以展示他们在文化传承道路上的风采。
一、徐宁:杖头木偶戏的传承者
徐宁,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非遗保护中心职工,也是省级非遗项目——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从小练习西洋乐器,大学也是在音乐学院学习器乐表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川剧变脸,被川剧独特的表演艺术深深吸引,之后拜师学艺,持续3年有余。
大学毕业后,徐宁回到老家,入职甘州区文化馆。彼时,杖头木偶戏传承断档,时停时演,受众面狭窄,面临着不受年轻人欢迎的窘境。徐宁决心为杖头木偶戏谋出路,将川剧艺术与杖头木偶戏相结合,探索传承非遗的新方式。
二、周淑英:蔚县剪纸的传承与创新
周淑英,河北蔚县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小喜欢剪纸,从艺几十载,创作了诸多精品佳作。近年来,周淑英陆续创作了大量融合冬奥会、冰雪运动、民俗活动等元素的作品,让剪纸艺术与时俱进。
在创作中,周淑英一直坚持创新,自创杂染法等12种点染技法,让蔚县剪纸更加富有生机和神韵。她认为,比起剪出好作品,更重要的是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三、郝利兰:剪纸艺术的传承者
郝利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从小喜欢剪纸,从花草鱼虫到牛羊稻菽,从四季风景到人物故事,她用剪刀做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郝利兰在传承剪纸文化的基础上,将剪纸元素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等内容相融合,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如今,她凭借自身精湛的技艺,成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结语
这些传承人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他们在文化传承道路上的执着与坚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向这些传承人致敬,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