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南部,是一块充满历史文化的土地。这里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彩扎、剪瓷雕、黄金兴、黄金漆画等,这些古老技艺不仅见证了诏安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带您探寻诏安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一、彩扎技艺:指尖上的“塑骨画皮”

彩扎技艺是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的传统美术,也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彩扎包括彩绸扎和各色彩纸扎,以及绸、纸兼用扎制工艺。其工艺内容繁多,实用性较为广泛。彩扎技艺不仅传承了清代民间工艺特色,而且吸收了历代名师、名匠的制作技艺精髓,同时还吸纳了广东潮汕一带的工艺风格。

在诏安,彩扎技艺已传承五代,从第一代林裕后到第五代林艺聪。林养生和儿媳沈妙珍更是被确定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诏安彩扎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将彩扎技艺融入现代生活,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二、剪瓷雕技艺:闽南古建筑的艺术之美

剪瓷雕技艺是诏安县的一项传统技艺,主要应用于古建筑木构架的装饰。剪瓷雕厝顶有戏出,这一技艺源于中国古典建筑传统木结构的独特营造技艺——斗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其存在使得建筑体在地震时能化解冲击。

诏安县文化馆童蒙学堂的沈锡仁老师,作为剪瓷雕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为家长和小朋友们分享了《闽南古建筑上的剪瓷雕》。通过课堂讲解和实地参观,让孩子们了解这一传统技艺,感受古建筑带来的艺术之美。

三、黄金兴:百年传承的“非遗”家国情

黄金兴(咸金枣、宋陈咸橄榄、梅灵丹)是诏安的一项传统医药文化,已有百年历史。其传承之路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兴衰,但传承人始终秉持着悬壶济世、利国利民的初心。

黄金兴的传承人黄英强在改革开放后,继续发扬这一传统技艺,将黄金兴产品推广至全国乃至海外。如今,黄金兴已成为闽南地区各阶层民众喜爱的品牌,享有盛誉。

四、黄金漆画:时光不褪色的艺术瑰宝

黄金漆画是闽南地区寺庙或祠堂建筑中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黄金漆画技艺在明清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现代漆画的重要派系。

诏安黄金漆画家吴埜山和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沈福文开创了中国现代漆画。黄金漆画不仅应用于寺观宫庙和祠堂的建筑装饰,还广泛应用于中式家具的装饰。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寓意吉祥,深受人们喜爱。

五、结语

诏安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是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碰撞。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珍视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