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这座位于山西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新绛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它们正以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得到传承与创新。

新绛非遗的概况

新绛县现有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名录,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非遗项目15项、市级非遗项目31项、县级非遗项目32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雕刻、绘画、编织、音乐、戏剧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与保护的坚守

在新绛,有许多非遗传承人,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将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

绛州澄泥砚

绛州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然而,到了明末清初,这一工艺渐渐失传。蔺永茂,一位耄耋之年的非遗传承人,从1986年开始,与儿子蔺涛一起,致力于澄泥砚的制作工艺研究。他们从原料的寻求和配备、坯胎的设计与创作、烘炉建设,以及炉温控调等方面入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失传数百年的绛州澄泥砚重放光芒。

新绛戏曲剪纸

新绛戏曲剪纸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段吉庆,一位新绛戏曲剪纸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坚守在戏曲剪纸的传承与发展上,将这门古老的艺术带入了现代生活。

创新与发展的探索

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新绛的非遗传承人们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使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澄泥砚的创新

蔺永茂在传承澄泥砚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他在传统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巧妙地注入更多时尚元素,制作出更潮更出彩的绛州澄泥砚。

戏曲剪纸的融合

段吉庆在传承戏曲剪纸技艺的同时,也将剪纸艺术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中。他将剪纸艺术与服装设计、家居装饰等领域相结合,使戏曲剪纸焕发出新的活力。

结语

新绛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对古老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现代社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绛非遗将会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