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广袤土地上,各地特色基地如璀璨的明珠,见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这些基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带您走进这些特色基地,探寻其背后的故事,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

一、自贡自流井区:城乡融合,共享文明成果

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与磨子井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互融·共享”为示范点,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了城乡文化融合的精品线路。竹元村挖掘卢德铭故居、李仲权故居等红色资源,泥鳅基地、猕猴桃种植园等农旅资源,与城区的“三线建设”文化元素相结合,实现了城乡资源的互补。

案例:竹元村与磨子井社区通过“传承农耕文化”助农帮扶行动、老城文化记忆公益研学、雷婆婆公益宣讲等活动,让市民和青少年了解红色故事,感受田园生活,实现了城乡文化的互融共享。

二、蜀道三国:传承千古,精神永恒

蜀道三国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千古,精神永恒。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中效教授在讲座中深入解析了蜀汉的历史地位、文化特色以及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案例:蜀汉文化以自强求生存的精神,挑战强国,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蜀汉虽居于西南一隅,但以弱国来挑战强国,这种精神成为自强求生存的凯歌。

三、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文旅融合,育人提质增效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作为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依托文博与艺术系相关专业和师资平台,设立了美育教研室,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将非遗活动融入学生课堂学习与校园生活。

案例:学院以泉水扎染项目为抓手,激发学生在内容、载体、形式、手段等方面对非遗进行创新创作,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借助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契合现代人审美的创意产品。

四、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传承大国工匠精神,打造综合交通教育实践基地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广西开路先锋”交通工匠教育实践体验基地,秉承着传承、培育、践行、发扬的建设理念,致力于赓续交通文化,培育交通文明,弘扬交通精神。

案例:基地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拥有交通工匠展厅、路桥教学工场等十大室内外场馆,通过丰富的实物展示、多媒体影像和互动设备,生动再现了广西交通建设行业的辉煌历程和卓越成就。

总结:各地特色基地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它们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新时代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些特色基地,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