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位于山东省东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鲁绣、胶东花饽饽、春分习俗等。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承载着文登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带您探寻文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一、鲁绣:绣出齐鲁文化的韵味
鲁绣,作为中国八大名绣之一,以其豪放、浓丽的造型和色泽著称。文登鲁绣将刺绣、抽纱工艺与民间传统鲁绣工艺相融,创造出独特的工艺技法。在传承人田世科的带领下,鲁绣技艺得以发扬光大。
1. 田世科的传承之路
田世科,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是鲁绣技艺的传承者。田世科强调,传承鲁绣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
2. 鲁绣的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鲁绣技艺不断创新。文登鲁绣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绣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海外。
二、胶东花饽饽:面食中的艺术品
胶东花饽饽,流行于胶东文登一带,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面食,胶东花饽饽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独具特色。
1. 林鹏的传承与创新
林鹏,胶东花饽饽非遗传承人,现任山东益养德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任。他从小对花饽饽制作产生浓厚兴趣,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林鹏强调,传承花饽饽技艺,既要注重传统工艺,又要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2. 花饽饽产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胶东花饽饽产业在政府、非遗传承人和企业的推动下,形成了产业规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型团队不断涌现,为花饽饽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春分习俗:传承古老的智慧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文登,春分习俗丰富多彩,包括祭日、竖鸡蛋、放风筝等。
1. 春分习俗的传承
文登区春分习俗传承人通过口耳相传、实践体验等方式,将这一古老的智慧传承下去。
2. 春分习俗的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春分习俗不断创新。如今,春分习俗已成为文登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
四、结语
文登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它们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为文登人民带来了精神财富,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力量。让我们共同关注文登非遗,为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