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这片位于青藏高原的神秘土地,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宝库,更是藏文化的瑰宝之地。玉树藏族自治州在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支持体系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探讨青海玉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一、非遗文化的传承

1.1 传承人保护与支持体系

玉树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与国家级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公室联合主办了“业务骨干及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吸引了全州一市五县的100多名文化系统业务骨干和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此外,玉树藏族自治州还制定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传承人进行认定和扶持。

1.2 非遗名录体系

玉树州依托国家非遗记录工程和青海文化记忆工程,完成了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项目的记录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四级名录体系。目前,建立四级名录及新发现资源档案596个、传承人及新发现传承人档案730个,诸多非遗项目正在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1.3 传承人专业素养提升

玉树藏族自治州积极组织各类研培活动和国际国内交流活动,为传承人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玉树藏族自治州还在学术领域为传承人提供了积极探索的机会,推动他们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不断创新和突破。

二、非遗文化的创新

2.1 非遗进校园

在青海玉树,非遗文化如黑陶制作和佐玛编织等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走进了校园,实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普及。这些课程融合了劳育和美育,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美、创造美。

2.2 跨界合作

玉树藏族自治州积极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科技等领域的跨界合作,为非遗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玉树州与宝马文化之旅的合作,旨在探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2.3 传承人培养

玉树藏族自治州注重传承人培养,通过设立非遗名师工作室、聘请非遗传承人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非遗传承人。

三、未来展望

青海玉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玉树藏族自治州将继续努力,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3.1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非遗文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3.2 深化交流合作

玉树藏族自治州应加强与国内外非遗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3 拓展市场渠道

通过拓展市场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化瑰宝,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青海玉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是一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道路。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化瑰宝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