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莱芜梆子、莱芜方言等众多文化遗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保护。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莱芜文化瑰宝,并揭秘公示中的传承人名单。
莱芜梆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莱芜梆子,作为莱芜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已有二百多年历史。2008年,莱芜梆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莱芜梆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戏迷喜爱。
李长生: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
李长生,国家一级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他致力于莱芜梆子的传承发展,整理恢复传统剧目60多部,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新创剧目。在他的努力下,莱芜梆子表演队伍不断壮大,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艺术人才。
莱芜方言:地方特色文化
莱芜方言,作为莱芜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和独特的文化内涵。2013年,莱芜方言入选山东省莱芜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名单
根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示》,莱芜方言领域的传承人名单如下:
- 李胜华:长勺之战传说传承人
- 张珂:长勺鼓乐传承人
- 李长生:莱芜梆子传承人
莱芜文化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莱芜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传承人。
活动开展
- 非遗文化游:常态化开展非遗文化游主题研学活动,吸引青少年和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
- 非遗展演:利用节日契机,以非遗展演、非遗项目展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
- 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社区,进行现场教学,传承非遗技艺。
总结
莱芜文化瑰宝丰富多样,传承人名单的公示标志着莱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让我们共同关注莱芜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