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传承与创新这些文化瑰宝,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将从福建非遗主题街、德化陶瓷、惠安雕艺、高甲戏等多个方面,探讨福建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一、福建非遗主题街:古韵今风,共赏非遗瑰宝
福建龙岩非遗主题街的开街活动,标志着龙岩市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该主题街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展线约500米,集展示、体验、交流、传承于一体。通过多元的文化呈现形式,将古老的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让非遗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1.1 古色、红色、特色:三大亮点
龙岩非遗主题街的三大亮点,即古色、红色、特色,将龙岩的历史、文化、民俗融合在一起。这里是古龙岩城南码头所在地,是古龙岩八景之一的龙川晓月所在地,是1929年红四军三打龙岩时,通过这里的浮桥打进龙岩城的第三次战役所在地。
1.2 五大特色:民俗文创园、民俗文化戏、文化旧址群、岩味手信店、岩味小吃街
主题街重点突出“五大一”特色,即一个民俗文创园、一台民俗文化戏、一处文化旧址群、一间岩味手信店、一条岩味小吃街。这些特色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让非遗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二、德化陶瓷:海丝瑰宝,传承创新焕发新活力
德化陶瓷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近年来,德化县通过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工艺创新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等举措,推动陶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2.1 陶瓷产业升级:机械手臂、3D打印机、滚压自动生产线
德化县陶瓷产业不断换挡升级,引入机械手臂、3D打印机、滚压自动生产线等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2 屈斗宫古窑址:传承宋元时期窑炉技术
屈斗宫古窑址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反映了宋元时期窑炉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德化县通过保护和传承屈斗宫古窑址,弘扬陶瓷文化。
三、惠安雕艺:千年文化艺术瑰宝,传承与创新
惠安雕艺作为世界石雕之都惠安的文化瑰宝,源远流长。为传承发展惠安千年雕艺,惠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举办“雕艺进校园”活动,让雕艺文化在校园中传承。
3.1 雕艺进校园:常态化开展,定制课程
“雕艺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开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定制不同的课程,打造雕艺文化课程体系。
3.2 雕艺大师:肩负传承使命,对接供求关系
雕艺大师们积极投身于雕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接大师和学校的供求关系,为雕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四、高甲戏:闽南文化瑰宝,传承与创新
高甲戏作为闽南地区的传统戏剧,是闽南文化中的瑰宝。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一行到石井参观调研高甲戏文化,深入了解高甲戏的传承与发展。
4.1 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创新玩法
石井镇岑兜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创新了新玩法户外博物馆剧本杀,让年轻一代感受并融入到传统文化的美中。
4.2 传承与创新:展现闽南文化底蕴
通过传承与创新,高甲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展现出了闽南的文化底蕴。
五、结语
福建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福建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积极创新,让这些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共绘福建文化发展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