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恩施玉露,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誉为“茶中珍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的制作技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本文将带您踏上恩施玉露的非遗茶香传承之旅,深入了解这一茶文化的瑰宝。

恩施玉露的历史渊源

恩施玉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的茶商蓝姓研制出一种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的茶叶,因其珍贵程度被称为“玉绿”。到了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宣恩县庆阳坝设厂制茶,将此茶更名为“玉露”。由于品质优异,恩施玉露很快远销各地,并成为湖北的名片。

制作工艺:千年非遗技艺

恩施玉露的制作工艺独特,分为蒸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其中,蒸青工艺是恩施玉露的核心技艺,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绿茶的关键。蒸青工艺利用高温蒸汽将茶叶中的酶钝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的本味。

制作过程详解

  1. 采摘:恩施玉露选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节短叶密、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
  2. 蒸青:将鲜叶均匀薄摊在蒸青屉内,插入蒸青箱内杀青,利用水蒸气的穿透性,快速钝化鲜叶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3. 扇凉:蒸青后的茶叶要及时扇凉,以降低温度,防止茶叶氧化。
  4. 炒制:炒制分为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等环节,通过炒制使茶叶形成紧圆挺直的形状。
  5. 整形上光:将炒制好的茶叶整形,使其外观更加美观。
  6. 烘焙:将整形后的茶叶进行烘焙,去除多余水分,提高茶叶的品质。
  7. 拣选:将烘焙好的茶叶进行拣选,去除杂质。

品鉴与冲泡

恩施玉露的香气清幽高雅,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悠长。冲泡时,水温控制在75至80摄氏度之间,可多次冲泡,每次冲泡的时间逐渐延长。第一泡的茶汤色泽嫩绿明亮,香气清幽;第二泡的茶汤滋味更加浓郁,香气更加持久;第三泡则显得更加醇厚平和。

传承与发展

恩施玉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恩施玉露的制作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同时,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制茶品质和制茶效率,助力茶加工和茶品牌提档升级。

结语

恩施玉露,这一茶中珍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在未来的发展中,恩施玉露将继续传承与创新,为茶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