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位于重庆市西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还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大足石刻到万古鲤鱼灯舞,从大足冬菜到《千手观音》,大足的非遗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绽放光彩。

一、大足石雕:匠心独运,传承千年

大足石雕技艺源于初唐,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足石雕主要以砂石、青石、紫袍玉、汉白玉为材质,运用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阴刻等多种技艺,雕刻出佛像、文殊、普贤、观音、罗汉等形象。大足石雕技艺的传承人刘能风,通过师徒传承,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

1.1 传承与保护

2009年,大足石雕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2年,刘能风被命名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大足石雕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创作题材更加丰富,技法更加精湛。

1.2 创新与发展

大足石雕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不仅应用于佛像、文殊、普贤等传统题材,还拓展到城市景观、室内展陈等领域。刘能风工作室的订单翻了一番,客户的需求更加个性化。

二、万古鲤鱼灯舞:千载传承,焕发新生

万古鲤鱼灯舞起源于唐末,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以鲤鱼为形象的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近年来,万古鲤鱼灯舞传习所的建成,为这一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1 传承与保护

万古鲤鱼灯舞传习所集鲤鱼灯实物陈列展示和活动表演等功能于一体,为公众提供了学习、了解万古鲤鱼灯舞的平台。传习所还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民间爱好者,使之成为大足新的网红打卡地。

2.2 创新与发展

万古鲤鱼灯舞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为这一非遗技艺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将鲤鱼灯舞与川剧元素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四川盘子舞《千手观音》。

三、大足冬菜:匠心独运,助力乡村振兴

大足冬菜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2009年,大足冬菜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大足冬菜在传承与创新中助力乡村振兴。

3.1 传承与保护

大足冬菜制作技艺传承人通过师徒传承,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同时,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大足冬菜制作技艺的保护力度,推动其传承与发展。

3.2 创新与发展

大足冬菜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不仅应用于烹饪川菜,还拓展到旅游、文创等领域。当地企业农户通过经营大足冬菜,创造了经济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四、结语

大足的非遗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通过师徒传承、创新实践、文旅融合等方式,大足的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大足将继续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