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这片位于中国西南部的美丽土地,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重要宝库。近年来,大理州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
大理州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包括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剑川白曲、白族扎染、大理甲马、白族三道茶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1. 剑川白曲
剑川白曲是流传于大理剑川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白族扎染
白族扎染是一种独特的印染工艺,以其蓝白相间的图案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近年来,白族扎染已成为大理州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3. 大理甲马
大理甲马是一种集马术、音乐、表演和民俗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大理人民对马匹的热爱和敬畏。
4.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是白族人民的传统待客方式,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茶艺,更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承与保护的举措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大理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成立非遗保护机构
大理州成立了州、县(市)非遗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健全保护传承体系。
2. 加大资金投入
2013年至2022年8月,大理州共获得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8800余万元,州、县(市)财政及民间机构共投入资金6800余万元,用于传习设施建设、非遗保护工作和州级传承人传习补助。
3. 开展传习培训活动
大理州积极开展传习培训活动,推动社会广泛参与,如“大理州非遗进校园”等。
4. 加强宣传推广
大理州每年举办近50多场次线上线下非遗展览、展演活动,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创新与发展的探索
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大理州积极探索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
1. 数字化赋能为非遗注入新活力
通过数字化技术,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如将甲马版画应用于手机壳、明信片等文创产品。
2. 非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大理州通过发展非遗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如璞真扎染馆、匠志集等热门打卡点。
3. 创新文创产品,拓展市场
大理州加强研发力度,结合销售市场,创新文创产品,如非遗伴手礼等。
四、结语
大理州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大理州将继续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