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安平县,这片位于河北省的历史文化之地,承载着丰富的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自1923年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此建立以来,安平便成为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本文旨在探寻安平的红色足迹,深入了解红色基因的传承,以及如何共同筑就这一文化瑰宝。

安平红色文化的起源

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1923年,革命志士弓仲韬在安平播下了红色的种子,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农村的正式成立,对后来的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红色精神的传播

随着革命火种的传播,红色文化在安平迅速发展,影响了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安平成为了红色文化的中心,吸引着无数革命志士和学者前来学习和传承。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故事进讲堂

安平县教育局将传承红色文化作为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了解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故事进讲堂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红色旅游发展

安平县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旅游模式,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为核心,打造台城红色文化旅游区,吸引游客前来了解红色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

安平县举办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为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推出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安平样板献计献策。

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台城精神

安平的红色文化孕育了“台城精神”,即敢为人先、勇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安平儿女不断前进的动力。

红色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安平县大力保护红色资源,通过扩建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搜集红色资料等方式,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结语

安平的红色足迹是革命历史的见证,红色基因的传承是文化瑰宝的守护。让我们共同探寻安平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