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战略根据地。这里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阿坝州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阿坝州红色文化传承之路。

一、健全机制,系统规划

阿坝州通过健全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了州、县、乡(镇)三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责任体系。成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阿坝州国家文化公园服务中心,对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总纲,系统梳理史实、全面摸清资源,首次发布实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阿坝段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阿坝段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行军线路建设行动方案》等,为红色文化保护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二、常态巡察,全面普查

阿坝州对革命文物开展常态巡查,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州革命文物和红色纪念馆进行专题调研,全面摸清全州革命文物保存利用现状,开展革命文物收集、整理工作,建立保护档案和数据库。截至目前,全州发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99处135个点,收藏可移动革命文物457件套,建成红军长征主题博物馆、纪念馆13个。

三、加大投入,科学修缮

阿坝州近5年投入各级专项资金3500余万元,对达维会师桥、亚克夏红军烈士墓等6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修缮维护。10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增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资金250万元,推动毛儿盖会议会址、芦花会议会址等5家陈列馆纳入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

四、深挖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阿坝州黑水县泽盖村立足芦花会议会址的厚重底蕴,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全力打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守好红色遗产、收集红色文物、整理红色故事等方式,推动红军长征精神代代传承。

五、红色文化进校园

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红色文化进校园”宣教活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广大学生讲述红军长征过阿坝的光辉历程。

六、红色草原主题游径

阿坝州发布首批四川省红色草原主题游径,让我们沿着红色线路重温红色足迹,寻访革命传奇。游径包括成都—小金(达维会师遗址、两河口会议遗址)—马尔康(卓克基会议遗址)—红原(亚克夏雪山红军烈士墓、雅克夏雪山、俄么塘花海、月亮湾、日干乔红军过草地遗迹)—若尔盖(巴班佑胜利曙光纪念碑、巴西会议会址、巴西会议纪念馆、包座战役遗址、牙弄寨周恩来旧居、苟均桥、花湖、黄河九曲第一湾)—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成都。

阿坝州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健全机制、常态巡察、加大投入、深挖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进校园以及红色草原主题游径等方式,阿坝州红色文化传承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