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珲春市,位于我国东北边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珲春见证了无数英勇斗争和革命精神的诞生。本文将深入探讨珲春红色足迹的传承,分析其在文化传承中的历史记忆与时代价值。

珲春红色历史的概述

1. 珲春县里的第一小学党支部

1928年,北京香山慈幼院毕业生40余人来到东满四县从事教育工作,其中两位分配到珲春第一小学担任教员。他们以教育的身份作掩护,秘密地开展了党的工作。1928年8月,他们发展了一名新党员,3人组成支部,建立珲春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即珲春支部。

2. 珲春县委的诞生

到1930年10月,珲春有了4个区委、21个支部、140余名党员。中国东满特委考虑到珲春具备成立珲春县委的条件,把刘建章从和龙调到珲春,在大荒沟清水洞成立了珲春县委。

3. 抗日武装的建立

1932年春,珲春在大荒沟成立了第一支抗日武装别动队。在党的领导下,珲春各族群众开展了秋收、春荒等系列反日斗争,并创建了抗日武装,开辟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4. 解放战争时期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珲春作为东满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在中共珲春县委的领导下,全力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红色文化的传承

1. 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

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位于珲春市英安镇大荒沟村,距市区45公里。这里曾是中共珲春县委诞生地,也是党领导珲春各族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的根据地。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以党史展览馆、十三烈士陵园、清水洞中共珲春县委诞生地为中心的党史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

2. 珲春党史展览馆

2004年8月15日,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暨珲春党史展览馆正式落成。2017年7月,异地新建的珲春党史展览馆开馆运行。

3. 十三烈士陵园

在群山环抱、溪水潺潺的大荒沟一个山脚下,有13位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的墓碑,这些墓碑见证了一段珲春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荣历史。

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1. 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传承红色历史,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2. 革命精神的传承

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文化产业发展

红色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 社会和谐稳定

红色文化传承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语

珲春红色足迹的传承,是历史记忆的延续,也是时代价值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