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而闻名。太谷非遗,承载着千年技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太谷非遗的概况
太谷非遗,指的是在太谷区范围内,经历史沉淀、民间传承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剧、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
二、太谷古城:千年古城,非遗的摇篮
太谷古城,始建于北周建德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古城内,非遗文化星罗棋布,如太谷秧歌、太谷饼制作技艺、晋剧等。
1. 太谷秧歌:传承千年,韵味悠长
太谷秧歌,起源于劳动人民田间耕作之暇所唱民歌小调、地方歌谣。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期间。宋元期间,成为民间节庆、祭祀时的娱乐活动—闹秧歌。清朝初期,借鉴晋剧文生、武生表演,成为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秧歌剧,发展为文秧歌、武秧歌,出现专业秧歌班社,时称自乐班。
2008年6月,太谷秧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太谷秧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太谷人民的精神寄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 太谷饼制作技艺:饼中之王,传承与创新
太谷饼,被誉为“饼中之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制作工艺独特,选用优质原料,经过和面、揉面、制饼、烫面、翻烤等严格工序,使饼香、酥、绵、软,入口即化。
太谷饼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体现在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如鑫炳记食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传承原始制作工艺的同时,采用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使太谷饼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三、非遗保护与传承
为了保护和传承太谷非遗,山西省和太谷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非遗培训班:培养传承人
太谷区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为非遗传承人授课,提高他们的技艺和理论水平。
2. 非遗展览:展示非遗魅力
太谷区举办各类非遗展览,如“晋善晋美”展区,展示山西省的非遗项目,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非遗。
3. 非遗进校园:培养非遗爱好者
太谷区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让学生了解非遗文化,培养他们对非遗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结语
太谷非遗,是千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在新时代背景下,太谷非遗将继续传承下去,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太谷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