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厦门,这座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美丽城市,不仅是著名的侨乡,更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闽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闽南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本文将解码厦门非遗,探寻闽南文化的传承密码,揭秘古韵今风之谜。
一、厦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1. 非遗项目的普查与保护
近年来,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率先出台了一系列闽南文化非遗相关规章制度,开展普查记录,加大理论研究,不断完善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据相关数据显示,厦门目前共有五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0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个、国家级11个、省级36个、市级41个、区级81个。
2. 活态传承与普及
厦门积极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组织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促进活态传承。例如,围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通过举办非遗市集、闽派戏剧讲座、非遗之夜晚会等一系列活动,在大学校园内掀起弘扬闽南传统文化的热潮。
二、厦门非遗的魅力
1. 闽南歌仔戏
闽南歌仔戏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剧目内容,深受人们喜爱。在“闽南歌仔戏·唱响非遗之夜”专场晚会中,观众们欣赏到了《踏春》、《十八相送》、《探谷》等传统歌仔戏剧目表演。
2. 闽南童玩
闽南童玩是闽南民间传统游戏的总称,包括蹴鞠、捶丸、射箭等。这些游戏不仅具有娱乐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闽南人民智慧的结晶。
3. 非遗技艺
厦门的非遗技艺种类繁多,如厦门漆线雕、珠绣、惠安石雕、同安锡雕、布袋木偶戏等。这些技艺代代相传,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厦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1. 新传承人回归
为了解决非遗传承面临的断代问题,厦门各界正不断探索。一批非遗二代、三代的回归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
2. 创新传承方式
在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厦门积极探索创新传承方式,如将非遗项目融入学校教育、举办非遗文化节、开展非遗技艺培训等。
结语
厦门非遗作为闽南文化的传承密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厦门将继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让古韵今风在闽南大地上绽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