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承载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任。近年来,文化传承与发展议题在两会中备受关注,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为解码文化传承贡献智慧火花。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两会中关于文化传承的研讨成果。
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陈国桢所言:“盛世修典是新时代的伟大使命,建议国家对文化资源进行结构重构、创造性转化,组织编纂一部兼具权威性、普及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大典,打造一个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要素集中的中华优秀文化体系和主题化供给平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
二、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
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两会期间,代表们纷纷呼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如全国人大代表鲁丽华提出:“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要及时把全国人代会的‘好声音’传递给乡亲们。”她强调,要结合身边的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一一道来,推动会议精神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既要注重传承,又要注重创新。全国政协委员范迪安表示:“广大乡村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工艺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使这些遗产得以活化,助力乡村文化产业的振兴,也留住乡愁。”这表明,在传承中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3. 挖掘地方特色文化
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如贵州省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战略,旨在发挥比较优势,繁荣发展多彩贵州文化。
三、文化传承的数字化赋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如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展示、国家博物馆的中华文明云展等,都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全国人大代表曾娜提出:“应加强珍贵文物保护,同时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这表明,数字化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两会中关于文化传承的研讨成果,为我们解码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智慧火花。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