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传承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省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于文化传承的实践中,通过提出建议、参与政策制定、推动产业发展等方式,为守护历史根脉、共绘时代新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一、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省人大代表文安梅在贵州省两会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仅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是对我们基层民族文化传承人工作的肯定和激励。她分享了阿妹戚托艺术团将彝族传统舞蹈“阿妹戚托”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经验,通过创新编排和现代化演绎,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

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创联盟理事长杨丽关注到非遗传承不能简单遵循经济最大化逻辑,需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协同新路径。她强调,非遗的保护不能简单地遵循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逻辑,而应在传承与保护层面加强市场化引导,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戏曲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的结合

安徽省人大代表段婷婷以庐剧为例,提出将戏曲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建议。她认为,通过开发戏曲主题公园、戏曲文化体验村等文化旅游产品,将非遗展示纳入地方旅游路线,可以吸引游客,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四、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

省人大代表罗锦建议加强对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组织更多省内外艺术家到贵州采风,讲述贵州故事、传递贵州声音。他强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用好作品讲好新时代贵州故事。

五、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山西省人大代表栗翠田提出,加强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他建议政府增加专项保护资金投入,设立民俗文化传承专项基金,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六、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栗翠田还提出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以农村文化遗产为核心资源,开发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强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举办各类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总之,省人大代表们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守护历史根脉、共绘时代新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关注文化传承,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