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文化传承人,揭秘背后的传奇人物与故事

潜山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许多传奇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传承和发扬了潜山的文化,成为了潜山文化传承人的典范。

一、程泽君:木偶黄梅戏的省级非遗传承人

程泽君,安徽潜山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黄梅戏)的传承人。她用一生的时间,坚守着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让木偶黄梅戏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故事背景: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潜山木偶戏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它以木偶为表演道具,结合黄梅戏的音乐、唱腔,表演故事情节。

传承历程: 程泽君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木偶戏,成年后成为潜山县春苑民间艺术团的骨干成员。她不仅精通木偶戏的表演技艺,还擅长黄梅戏的唱腔和表演。2008年,她成立了潜山县春苑民间艺术团,致力于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成就: 程泽君的木偶戏表演技艺精湛,深受观众喜爱。她的作品《何氏劝姑》在抖音平台上广受欢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木偶戏。尽管观众减少的趋势不可阻挡,但她依然坚守信念,将这一传统艺术传承下去。

二、张圣君:北宋与南宋期间的道教传奇人物

张圣君,字慈观,俗称张锄柄,又名张圣真君、张圣公、张公法主。他出生于永泰嵩口月洲村,得道于永泰盘谷方壶岩,显迹于德化水口石牛山,坐化于闽清金沙九龙潭。

故事背景: 张圣君是北宋与南宋期间的道教传奇人物,他一生悬壶济世、造福百姓、惩恶扬善、保境安民,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传说遗迹。

传奇故事: 张圣君曾凿井炼丹,治病救人。炼丹井位于方壶岩张圣君母殿背后,井长2.1米、宽1.1米、深1米多。传说该井是张圣君为炼丹取水所需而开凿。张圣君以为一脚踩下就能成井,但由于岩石坚硬,未见出水。他又施法用手指钻洞,再钻近尺,方见泉涌。炼丹井常年不涸。

张圣君还随身携带一葫芦丹药,随时解民之苦。有一年,莆田涵江渔民误食河豚中毒,四处求医无效。张圣君闻知此事,赶至涵江,用其丹药急救患者,药到病除。

三、大吴寺传说:潜山传统文化的瑰宝

《大吴寺传说》汇聚了大吴寺古往今来周边流传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到寺庙、山川、人物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部潜山文化的简史。

故事背景: 大吴寺位于潜山市槎水镇,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寺内有大钟、佛像、壁画等珍贵文物。

传说故事: 《大吴寺传说》中,有关于大吴寺的许多传说故事,如“春风坳好大风,大吴寺好大钟”、“大吴寺好大钟,钟声悠扬传四方”等。

四、结语

潜山文化传承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传承和发扬了潜山的文化。他们背后的传奇人物和故事,成为了潜山文化的瑰宝,激励着后人不断传承和发扬。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潜山文化传承人将继续努力,让潜山的文化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