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发源地,潜山市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本文将从潜山市非遗的传承、保护、创新以及与旅游融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潜山市非遗的传承
潜山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8项,市级非遗项目若干。这些非遗项目包括桑皮纸制作技艺、弹腔、舒席、痘姆黑陶等,它们见证了潜山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1. 桑皮纸制作技艺
桑皮纸制作技艺是潜山市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桑皮纸以桑树皮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柔嫩、拉力强、不断裂、不褪色等特点。潜山市的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同烟,曾以传统工艺生产桑皮纸的专用抄纸装置和焙笼两项技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2. 弹腔
弹腔被誉为京剧的母腹,具有悠久的历史。潜山市的弹腔班社留下了不少著名的戏本,如《天仙配》、《白蛇传》等。近年来,潜山市积极推动弹腔进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3. 舒席
舒席在明代已蜚声海内外,被称为竹簟。潜山市的舒席以竹子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具有透气、凉爽、美观等特点。如今,舒席已成为潜山市的一大特色工艺品。
二、潜山市非遗的保护
潜山市在非遗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非遗得以传承和发扬。
1. 成立非遗保护领导小组
潜山市成立了非遗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非遗保护工作。
2. 组建非遗保护中心
潜山市在安庆率先组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非遗项目的挖掘、保护和传承。
3. 活态传承
潜山市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让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例如,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开展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
三、潜山市非遗的创新
潜山市在非遗传承过程中,注重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非遗项目更具时代特色。
1. 专利技术
潜山市的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同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发明了专用抄纸装置和焙笼,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文旅融合
潜山市将非遗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非遗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非遗的魅力。
四、潜山市非遗与旅游的融合
潜山市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推动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非遗旅游线路
潜山市开发了多条非遗旅游线路,如桑皮纸制作技艺体验线路、弹腔表演观赏线路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2. 非遗文创产品
潜山市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如桑皮纸笔记本、弹腔音乐盒等,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产品种类。
总之,潜山市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潜山市将继续努力,让古韵今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