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作为中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壮锦、天琴、嘹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广西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正不断拓宽,千年壮韵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 壮锦:千年技艺焕新彩

壮锦,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以其独特的纹样、色彩和技艺,展现了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近年来,广西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壮锦的传承与保护,通过举办展览、培训传承人等方式,让这一千年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传承人经验分享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州金龙壮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素英,分享了她的设计、制作经验。她表示,在保留传统壮锦纹样等元素的基础上,对面料、材质和款式进行创新,创作出符合当代人们审美的文创产品。

2. 天琴:千年艺术走向大众

壮族天琴艺术,源于先秦,是唱、弹、跳融合的歌舞音乐。在传统壮族村寨中,天琴弹唱通常在农闲时节、节日丰收、婚娶庆典等场合进行。近年来,随着社会广泛关注,天琴艺术逐渐走向大众。

天琴艺术传承发展

崇左市通过建立天琴艺术传承中心、制定实施《崇左市壮族天琴艺术传承发展条例》、组织开展天琴艺术培训等措施,推动天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3. 嘹歌:中职院校传承创新

嘹歌,是广西壮族的长篇古歌,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底蕴。在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嘹歌演唱队以传承与创新广西民族歌谣文化为目的,通过与其他地区合作,让嘹歌在校园内外得到传承与发展。

嘹歌演唱队发展

嘹歌演唱队从最初的四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三四十人,表演也逐步走出校园、走出广西、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东盟。

二、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1. 文化创意产业兴起

广西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广西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线上资源,结合传统展销活动,拓展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广西文化。

3. 文化品牌建设

广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如“新壮锦·新国潮”、“壮乡嘹歌”等,提升了广西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未来展望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广西将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让千年壮韵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