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的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在这里,众多文化传承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成为黔南州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揭秘黔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背后的故事与风貌。
一、传承人的诞生
黔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始于2015年。自那时起,黔南州各县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文化部的要求,认真组织人员开展申报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黔南州共有4人成功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二、传承人名录
以下是黔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兰衡:鼓龙鼓虎长衫龙传承人,现任新铺中学鼓龙鼓虎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专职老师。自2002年以来,指导及表演的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表演队参加了省内外各大小庆典活动不下1000场次,并多次获奖。
王科国: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传承人。
张子全: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张禄麒:牙舟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
三、传承人的故事
1. 兰衡
兰衡,现年41岁,是鼓龙鼓虎长衫龙第三十五代传人。自2002年以来,他致力于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他的努力下,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在省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东方探戈。
为了不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龙鼓虎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失传,兰衡自费到民间收集整理和记录资料,为后世的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 王科国
王科国,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传承人。他自幼学习布依族民歌,擅长演唱各种调式的民歌。在他的带领下,布依族民歌在黔南州广为流传,成为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张子全
张子全,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出生于茶叶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制茶技艺。在他的努力下,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成为黔南州茶叶产业的支柱。
4. 张禄麒
张禄麒,牙舟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陶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掌握了牙舟陶器制作技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广大收藏家和游客喜爱。
四、黔南文化传承的风貌
黔南州文化传承人名录背后,是黔南州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以下是一些黔南文化传承的风貌:
黔南州的文化遗产:黔南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的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古老的土司文化等。这些文化遗产对当地的发展和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黔南州的美食特产:黔南州的美食特产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包括红烧肉、苗族酸汤鱼、侗族酸鱼、土司鸡等。
黔南州的传统手工艺:黔南州的传统手工艺品包括蜡染、织锦、木雕、芦根编织等,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黔南州文化传承人名录的公布,不仅是对传承人的肯定,更是对黔南州文化传承的一种推动。让我们共同期待黔南州的文化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