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斗牛文化:传承千年,揭秘民间竞技魅力
黔东南斗牛,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竞技活动,源远流长,传承千年。它不仅是苗族和其他民族同胞最喜爱、最隆重的娱乐活动之一,更是黔东南地区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
斗牛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1 斗牛文化的起源
黔东南斗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苗族远古时期。据《史记》记载:“蚩尤有角,牛首人身。”由于对牛的崇拜,苗族人民爱斗牛,以水牛相斗,并不是戏牛取乐,而是以斗牛的方式,展示苗家敬牛爱牛拜牛的特性。
1.2 斗牛文化的发展
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为了使这个民族得到更多快乐,他们的祖上为他们设计了很多节日,并将节日布置在各个季节中,让人以娱悦,给人以快乐。在这些节日中,斗牛活动往往被纳入节日活动的范畴。
斗牛文化在黔东南的传承与发扬
2.1 斗牛文化的传承
黔东南斗牛历史悠久,基本遍布全州各县,有着“逢节必斗”之说。在凯里市,每逢民族节日,其活动中必定有斗牛项目。20世纪80年代,凯里市苗族群众自发成立了斗牛协会,开始打造“东方斗牛”的文化品牌,修建了专门的斗牛场。
2.2 斗牛文化的发扬
黔东南斗牛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还弘扬了民族精神。为了使这一斗牛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黔东南地区积极开展斗牛比赛活动,如“牛王争霸赛”等,吸引了贵阳、广西、云南等地的斗牛爱好者前来参加。
黔东南斗牛的特点与形式
3.1 斗牛的特点
黔东南斗牛与西班牙斗牛不同,它是牛与牛斗,而不是人与牛斗。黔东南斗牛尤以凯里舟溪镇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正月都要举办一次规模宏大的芦笙盛会,其看点不仅是芦笙比赛,斗牛比赛更是热闹非凡。
3.2 斗牛的形式
黔东南斗牛有多种形式,如输赢抢名次、议定相斗时间比输赢或到时间劝斗算打平、配对放斗等。斗牛开始时,铁炮震天,牛主和亲友都到斗牛场上,为其斗牛吆喝助威和准备到时劝斗。
黔东南斗牛的文化意义
黔东南斗牛文化是苗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的自娱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具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它参与的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充分展现了黔东南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
黔东南斗牛文化,传承千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黔东南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共同揭秘这一民间竞技的魅力,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