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魅力的海滨城市,不仅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更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传承而闻名。在这座城市中,许多传统工艺如同岁月的见证,历经沧桑却依然熠熠生辉。本文将带您走进青岛的老城,揭秘那些百年工艺背后的文化传承密码。
一、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老城复兴与文化交融
大鲍岛,作为青岛历史悠久的城区之一,见证了青岛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这里的老建筑,如同岁月的书页,记录着青岛百年间的风雨历程与荣耀记忆。
近年来,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通过修缮老建筑、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实现了老城复兴与文化交融。2024青岛大鲍岛国际艺术节暨第六届国际巴松艺术周的举办,为市民及游客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这不仅提升了大鲍岛的文化内涵,也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华丽转身。
1. 艺术节活动
- 巴松合奏:挑战世界之最的巴松合奏,展现了巴松音乐的独特魅力。
- 青啤之夜:激情四溢的流行与爵士音乐会,让人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畅游。
- 长笛专场音乐会:高雅的音乐会为观众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享受。
2. 高雅艺术进历史城区
“艺起来”大鲍岛2024高雅艺术进历史城区艺术季的启动,通过一系列高雅艺术的展示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大鲍岛的文化内涵。
二、百年红陶榼子:非遗传承与民间技艺
红陶榼子,作为青岛最具特色的地方工艺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近日,城阳区红陶榼子(果模)制作技艺传承人李义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让这项百年技艺得以传承。
1. 红陶榼子的历史
红陶榼子制作技艺始于清朝,传承了六代。李义琴的太爷爷曾是莱阳一带的窑厂学徒,掌握了红陶制作技艺。后来,他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李氏族人和村民。
2. 红陶榼子的制作工艺
红陶榼子的制作需要经过六大工序,从取材到烧成至少需要半个月。这些工序包括:
- 取材:选用优质红陶土。
- 揉泥:将红陶土揉成泥团。
- 塑形:将泥团塑成所需形状。
- 晾干:将塑形后的红陶榼子晾干。
- 烧制:将晾干的红陶榼子放入窑中烧制。
- 打磨:将烧制后的红陶榼子打磨光滑。
三、青渝山海啤酒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青渝山海啤酒节以“山海相约,‘鲍’你嗨啤”为主题,将山海间的豪情与啤酒的畅快完美融合,掀起了一场夏日狂欢。
1. 啤酒节活动
- 啤酒品鉴:邀请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参展,供市民品尝。
- 音乐表演:举办摇滚、民谣、爵士等多种音乐风格的现场表演。
- 互动游戏:设置各种互动游戏,让市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啤酒节的氛围。
2.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青渝山海啤酒节不仅展示了青岛的传统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成为青岛的一大文化名片。
四、结语
青岛的百年工艺,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创新。这些传统工艺如同青岛这座城市的精神支柱,承载着青岛人的记忆与梦想。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青岛这座城市的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