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这里不仅拥有迷人的海滨风光,更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莆田风俗源远流长,承载着千年文化的沉淀。本文将带您领略莆田风俗的魅力,揭秘那些鲜为人知的特色文化之谜。

一、莆田传统节日

1. 春节

春节,是莆田人最重要的节日。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欢度佳节。除夕夜,人们会团圆饭,祈求来年平安顺利。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祭祖,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2.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莆田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会举行赛龙舟活动,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有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囊等习俗。

3. 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莆田人在这一天,会举行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活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4. 重阳节

重阳节,是莆田人的敬老节。在这一天,子孙们会回家看望老人,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

二、莆田民间艺术

1. 木偶戏

莆田木偶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表演形式独特,独具魅力。木偶戏以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受莆田人民的喜爱。

2. 民间舞蹈

莆田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如八仙舞”、鼓儿戏”等。这些舞蹈富有趣味,展现了莆田人民的生活情趣。

3. 民间音乐

莆田民间音乐以南音”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风格。南音唱腔优美动听,歌词内容丰富,反映了莆田人民的生活状态。

三、莆田特色美食

1. 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是福建省的传统名菜,以其鲜美的味道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卤面选用优质面粉制成,搭配鸡肉、猪肉、猪肝等原料,滋味鲜美。

2. 莆田红团

莆田红团制作在民间流传了千余年,是莆田地方特色的一种吉祥文化符号。红团上桌蟹虾围炉,是莆田人过年、喜庆时的必备佳肴。

四、莆田地方习俗

1. 一年过两次年

明代中后期福建受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镇各村不一。原莆田县是大年初四,仙游县是大年初五。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

2. 莆田闹元宵

莆田元宵节,时间跨度长,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结束,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节。且期间伴随有大量热闹的民俗活动,盛况赛过春节。

五、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

1. 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以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演唱、做、打、念、舞等表演形式,展现了莆田人民的智慧和才情。

2. 莆田剪纸

莆田剪纸是福建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题材而闻名。莆田剪纸作品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 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是福建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莆田木雕作品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莆田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这些鲜为人知的特色文化之谜,正是莆田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