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胶东半岛的重要城市之一,平度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遗产不仅见证了平度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将带领大家揭秘平度非遗的独特魅力。
一、平度非遗概述
平度非遗是指平度市范围内,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包括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民俗、传统医药、传统知识与实践等。
二、平度非遗代表项目
1. 新河草编
新河草编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400余年的历史。主要以麦秸秆、玉米皮等天然纤维为原材料,利用编织技艺制作草编工艺品。从最初的编辫、平编、绞编、编花等手法,发展到锥砌法、串接、串钉等30多个手法,种类繁多,包括草、纸、柳、木制、机绣、机钉及其他天然纤维工艺品等七大系列8000多个品种。
2. 何家楼土陶
何家楼土陶位于山东省平度市凤台街道,是国内知名的制陶专业村。何家楼的土陶有红陶和青陶两种,分为生活、建筑、工艺品三大类别,1000多个品种,已有600多年历史。每一件土陶产品都是由20多道工序铸就,一个普通学徒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学习掌握全部技术。
3. 平度剪纸
平度剪纸是山东省平度市的一种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剪纸作品以线条流畅、构图严谨、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为特点,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等。
4. 平度金石传拓技艺
平度金石传拓技艺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平度历史悠久,境内大泽山遍布于北峰、西峰山崖上的300余处石刻,被誉为天然书法博物馆。平度金石传拓主要有乌金拓、蝉翼拓、朱拓三大类,从手法上分,可分为平面拓、全形拓两大类。
5. 平度民歌
平度民歌是在青岛地区平度一带传唱的一种地方性民间音乐小调,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于平度民间。清末民初,平度民歌就很流行,大多为地方性民间小调,如产生于清代中期的民歌《倒对花》、《十个字》等。
三、平度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平度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平度非遗进行系统梳理和保护。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平度非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强非遗技艺的传承。
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四、结语
平度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通过保护与传承平度非遗,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平度经济社会发展。让我们共同关注平度非遗,共同传承千年文化,揭秘平度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