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派出所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警营文化的重要阵地。本文将带您走进派出所,揭秘警营文化新风尚,探寻警民情深的故事。

一、派出所的历史传承

派出所的历史传承源远流长,与共和国同龄。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第一所,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派出所始终坚守在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线,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

1.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一所

位于苏皖交界的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竹镇派出所,被誉为新四军第一所。在抗日战争时期,竹镇成为新四军抗日游击重点区域之一,派出所主要承担锄奸反特、侦察情报、审讯看守、治安管理等任务。

2. 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派出所的历史传承不断发扬光大。一代代民警扎根基层,以“三不走”精神(不将借用群众的东西归还不走,不帮群众将水缸挑满不走,不把房屋院落打扫干净不走)践行警民鱼水情深。

二、警营文化新风尚

随着时代的发展,派出所的警营文化不断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风尚。

1. 传统文化进警营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全国多地派出所开展了传统文化进警营活动。艺术家们现场创作书法、国画等作品,向公安警员送去美好的祝福。

2. 文化育警凝神聚魂

通过文化育警,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例如,山东公安推出的“忠诚印迹”专栏,集中报道山东公安机关传承红色基因、建功伟大时代的故事。

三、警民情深的故事

在派出所的日常工作中,民警与群众之间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彰显了警民鱼水情深。

1. 爱心传承半世纪

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宾阳站派出所青年民警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疏导心理,传承雷锋精神,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许。

2.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盐城东城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通过深化警网融合、推动警格、网格双向赋能,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四、结语

派出所里的历史传承、警营文化新风尚和警民情深的故事,展现了我国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让我们为这些默默奉献的民警点赞,共同守护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