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县,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西汉时期起,南和县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沉淀和人才辈出的故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仅留下了独特的古城建筑,还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他们在国家政治、军事、文化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古韵:历史名人的光辉足迹
南和县的历史名人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唐代四大贤相之一的宋璟。宋璟以其清正廉洁和卓越政绩为大唐盛世的中兴立下汗马功劳。他的《梅花赋》和《长松篇》等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此外,还有明朝的朱正色,以进士身份起家,清正为官,平定边疆,被誉为当地的万家生佛。东晋后赵时期的军事家张宾,凭借其智勇和清廉在建立后赵王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明清时期,南和县更是人才济济。李若珪、王世清、马铨、白储玿等进士和武状元,他们担任过各种重要官职,为国家贡献卓著。近现代,白寿章以书画家身份闻名,祝元昆则是京剧界的翘楚,侯宗宾在政界担任过重要职务,而影视界的王宝强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国际奖项的累累硕果,成为80后男演员的代表人物。
今风: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
南和县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拥有独特的乡村风情。近年来,南和县积极推动文化传承,让古韵今风在此交融。
传承好人精神,弘扬好人文化
在南和县好人公园——和阳广场,18张平民笑脸绽放在宽阔的展板上,述说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善行义举。南和县通过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南和好人”等活动,让善行义举逐步成为全县人民的内在追求和自觉行为。
南和抬皇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南和抬皇杠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分布在河郭乡、贾宋镇两地。抬黄杠活动主要由赵牌、梁牌、樊牌、郄牌四牌组织,杠头打的大旗上写的是四牌公三个大字。抬杠时,三十二杆黄杠,后面配备三十二匹马,表演时,杠头高举四牌公大旗,三十二只杠按顺序排列其后,由杠头指挥,按照杠谱要求,踩着杠的震颤鼓点,翩翩起舞。
古诗词热的兴起
近年来,南和县兴起了一股古诗词热。许多市民纷纷加入学习古诗词的行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南和县农民白茹云就是其中一位,她抄写本上密密麻麻誊写着多首古诗词,从中寻找人生的感悟。
结语
南和县古韵今风,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南和县将继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片土地,共同书写南和县文化传承的新篇章。